施工企业进行施工作业,必然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现实之中存在多种用工形式,实际操作层面形成了以班组为单位进行劳务作业的行业现状。法规政策强制要求施工企业与建筑工人…
查看更多《<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部分传承了《合同法司法解释(一)》、《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的规定,部分在《九民纪要》规定基础之上进行了吸纳创新,…
查看更多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通过造价鉴定改变原有双方就计价、风险分担等合意,也不能改变一方之前所作了民事权利的主张、民事权利的放弃等意思表示。不然,就如同重新编制结算文件…
查看更多因为,如果工程造价结算误差额一概可视为刑事诈骗金额,鉴于误差存在的概率,几乎所有工程造价结算均可能涉嫌合同诈骗罪。反之,是否所有的工程造价结算误差额均不得视为刑…
查看更多通过近期经办的案件,笔者发现,工程价款的鉴定在实践中存在不少认知误差。例如,通过司法鉴定对结算文件进行重新编制;只要存在工程价款争议就先行鉴定等等。但这些做法,…
查看更多鉴定需要面对的问题在实践中其实不少,例如鉴定质量、鉴定瑕疵救济和责任分摊等问题。但笔者认为首先要面对的是,工程价款鉴定的必要性问题。若本无需鉴定但进行鉴定,不仅…
查看更多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施工合同纠纷司法解释》共有45条。其中,直接涉及工程价款鉴定的共有7条,占整体法条的15%,基本解决工程价款司法鉴定面临的主要问题,…
查看更多只有是否是“合理工期”才具备鉴定的前提,其他涉及工期争议的问题,本质上均属通过当事人举证进行事实判断的问题,不属于“专门性问题”需要通过专业人士进行鉴定的前提;…
查看更多工程监理委托合同的本质是委托合同,因此,提供“承包人在施工过程”让监理人对“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进行监督是发包人的义务。现承包人因疫情这一不…
查看更多合同主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590条规定的“不可抗力”规则而提出免除责任的主张,其主要以抗辩权的性质体现。合同主体依据《民法典》…
查看更多《民法典》之前的“旧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不相容,故,在同一事件中,当事人不能既用“不可抗力”要求免责,又用“情势变更”条款主张权利。笔者当时提出的这一观点针…
查看更多2020年初开始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已反复两年有余,近期在全国多地还有显著反弹的趋势,尤其是上海市、吉林省等地区。为此,各地人民政府紧急建造集中医学观察隔离…
查看更多在肯定工程价款属于市场价的前提下,明确工程价款如何计取以承发包双方的合意为准,该合意只要合法就不受干涉。虽然《疫情期间工程价款调整指导意见》》不具有强制性,但是…
查看更多2020年2月首次爆发后的疫情段和2022年3月爆发的上海等地疫情段,符合“不可抗力”的法律定义,其余时间内不具有突然性而产生的不可预见性,况且也未导致长时间封…
查看更多为了保护大量农民工等建筑工人的利益,法释[2004]14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05版施工合同纠纷司法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