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实务研究 >> 信息正文

律师在工业项目建设中的作用及其过程控制

信息来源:chenglei 发布时间:2013/03/29

工业项目建设中聘请专业律师的意义和操作方式

上海东方环发律师事务所 宋艳菊

最近碰到几个工业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其中委托人多为知名的私营企业主。这些私营业主在发展过程中在行业内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新建厂房。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纠纷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对此笔者以实际案例为警示,提醒工业项目的投资人对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应充分重视,并运用法律的手段降低风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案例简介

案例一:上海某知名纺织企业新建厂房,总经理对此非常重视,并依法聘请了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造价控制单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出现问题,总包单位将水电等安装工程进行专业分包,并疏于管理。造成安装分包单位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品牌不符合合同要求,也未按图施工。为了早日投入使用,不影响企业的运营,在未全部验收合格的情况下,企业将厂房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诸多质量问题,如雨水管爆裂、墙面裂缝、屋面漏水等,甚至在进行办公室装修时发现楼板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因质量问题以及双方对合同约定的理解不一致,结算迟迟不能协商一致。在多次协商不能的情况下,总包单位的施工人员围堵企业大门,讨要工资,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信誉损失。

案例二:广州某知名物流企业兴建物流园区,在上海某区政府的招商引资中,选中某开发区投资建厂,为了响应开发区的要求,在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企业开工建设,并在工程发包时指定钢结构的分包施工单位。由于总包单位实力不足,管理不善,工程完工时间拖延一年多。双方在进行工程结算时发生争议,施工单位限制企业预算人员自由,围堵园区大门,影响货物进出。厂房投入使用后发现地面裂缝和楼板厚度不够等质量问题。

案例三:平湖某纺织厂新建厂房,将工程发包给无施工资质的个人,该个人挂靠某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企业与实际施工人因质量问题产生纠纷,在未对修复方案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擅自委托第三人进行修复,并完成其他未完工程。结算时实际施工人与纺织厂产生纠纷。

以上三个案例中均反映出工业项目建设的特点:一是对施工进度要求高,一旦工期延误,造成的不仅是投资利息的损失,更大的损失是不能及时投产使用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至关重要;二是工程质量的监管不到位。“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对建设工程的整体要求,因此忽略质量的监控不仅对后期的使用造成影响,还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三是因为不熟悉建设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给施工单位索赔留下机会。

二、工业项目建设聘请专业律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目前在中国注册的企业聘请法律顾问的意识已经很强,无论是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都聘请有法律顾问,上述案件中的企业也聘请有为企业日常运营提供法律帮助的律师,有的律师的水平也很高。但是因为建设工程的专业性强,这些为公司提供日常运营法律服务的律师往往对新建厂房的法律服务无从下手。

律师行业中有专门从事建设工程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上海东方环发律师事务所,所里的律师普遍有工程专业背景,还有律师具有法律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职称;皇家测量师、注册造价师资格等。因此工业企业在进行厂房建设时,应该在取得土地使用权之前就聘请专业从事建设工程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让其委派有经验的专业律师提供项目建设全过程法律服务。规范整个建设过程的操作,在签订设计、监理、施工等合同时,由律师提供或审核确定对企业有利的合法的合同文本,在发生非正常的施工状态或者与施工单位发生纠纷时,及时由律师介入,这样不仅有利于固定证据,在诉讼过程中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还为谈判解决纠纷,使项目顺利投产创造有利条件。

这种聘请专业律师提供全过程法律服务的模式在房地产公司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尽管房地产公司已经在投资房产和管理工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每年仍然支付大量的费用用于聘请专业律师。以万科为例,每年都会支付上千万元的律师费用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良好的社会信誉。作为企业,投资建厂可能是几十年一次的事情,因此这方面的经验是零,即便是聘请有建设工程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负责,工程主管的法律知识和纠纷处理的经验仍然不能够满足建设工程顺利进行的需要。在发生纠纷时,工程技术人员往往不注意证据的形成和收集,不仅在谈判桌上不能够站上风,在诉讼时更是处处被动。因此企业在投资建厂时更应该在筹划阶段就聘请有经验的建设工程专业律师提供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法律服务,虽然为此支出了一笔不小的律师费用,但与整个项目的投资相比,只是一个非常小的比例,而它取得的利益却是上百倍或上千倍。

三、如何选择提供全过程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和具体负责的律师

工业企业可以充分发挥顾问律师对律师行业熟悉的优势,由顾问律师推荐提供项目全过程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和承办律师,并从律师事务所的业绩和律师的个人技能两方面来考察。也可以用公开招标或者邀请招标的方式选择律师事务所,评价的标准不应该重点强调报价的高低,而应该强调律师事务所从事同类服务的数量,和律师个人具备的工程技术专业背景以及律师提供同类服务的数量。必要时可以去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提供的同类服务的委托人处进行考察,进一步了解服务的水平和取得的效果。

四、律师应该在项目全过程中提供哪些服务和这些服务应该达到的标准

(一)在签署律师聘用合同时,应该进行详细的约定,专业律师至少要提供的法律服务内容有:

1、审查、修改工程招标文件,并为评标、决标提供法律意见

(1)项目施工类招标文件(包括施工总承包合同以及桩基、围护、挖土、土建、水电安装、外墙装饰、消防、空调、智能化、钢结构、电梯、绿化、照明、室外总体、室内装修、分项合同中企业直接发包的合同)

(2)工程勘察、设计、监理、审价类招标文件

(3)重要材料设备企业直接采购类招标文件

(4)工程保险类招标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企业为投保人和/或收益人的工程一切险、机器设备险、第三者责任险等工程保险)

2、参与有关项目建设的重要合同的起草、修改和签约谈判

(1)施工总承包合同

(2)分包合同(指定分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

(3)设计合同

(4)监理合同和/或工程咨询合同

(5)材料、设备采购合同

(6)桩基工程施工合同

(7)水电安装施工合同

(8)幕墙施工合同

(9)委托工程勘察合同

(10)钢结构施工合同

(11)电梯安装合同

(12)绿化施工及景观设计合同

(13)庭院照明施工合同

(14)智能化系统施工合同

(15)河、桥、驳岸施工合同

(16)围墙、道路施工合同

(17)精装修合同

(18)电梯设备、空调机组、卫生洁具、水泵、灯具、污水处理设备、变压器、配电柜、排烟、喷淋、气体灭火设备采购合同等

(19)各类融资合同、担保合同、保险合同

(20)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其他合同(如可能发生的运输合同、机械设备租赁合同等)

3、为项目建设合同的履行提供法律咨询意见

(1)就项目建设阶段形成的下列合同履行文件提供法律咨询意见

a、对工程价款、工期、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工程签证

b、对工程价款、工期、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设计变更文件及其他书面文件

c、对工程价款、工期、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索赔和反索赔文件

d、总承包方提交的总体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2)审查与保险事故处理有关的法律文件,并提供法律意见

(3)协助审查与工程保修有关的协议的合法性,并提供法律意见

(4)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其他事项提供法律咨询意见

4、为项目建设合同履行阶段各类纠纷、争议的非诉讼非仲裁纠纷处理出具法律意见

(1)项目建设招标过程中的争议和纠纷

(2)因项目停建、缓建、施工方逾期竣工、设计变更、工程量增减、工程索赔等发生的争议和纠纷

(3)企业与承包方之间和/或审价机构之间就工程款结算引起的争议和纠纷

(4)保险事故定损、理赔过程中的争议和纠纷

5、为企业管理层及参与项目建设的有关人员提供法律培训

6、协助企业协调招标、施工、竣工、结算过程中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

7、协助企业办理项目完成后的房地产权属文件

(二)如何控制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质量,对于企业来说过程中只能从形式上控制,可以在合同中要求律师对其服务做出以下承诺:

1、律师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和切实的非诉法律服务。如服务质量与企业要求的时间和标准不一致,律师应首先考虑服务质量。

2、律师非诉法律质量的标准:合法、有利、切实。律师应确保非诉法律服务的合法性,律师修改的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律师非诉法律服务力争做到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对企业有利,以及力争做到符合企业和服务事项的实际情况,有可操作性。

3、律师应采用业务顾问与业务总监相结合、主办与协办相结合以及专业与法律相结合的团队模式为企业项目建设提供非诉法律服务。

4、未经企业同意,律师事务所不得擅自变更首席律师和主办律师。

5、律师应及时为客户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修改、审阅简短法律文件的,将在较短时间(12个工作日)内完成。起草、出具法律文件和意见或者修改、审阅复杂法律文件的,将在合理时间(35个工作日)内完成。

6、企业如出现紧急事项,确需律师在法律服务范围内提供紧急服务的,律师应尽量在知悉该紧急事项后48小时内为企业提供紧急服务。

7、律师事务所应投保律师职业责任保险,如由于律师事务所在提供法律服务中的疏忽、过错而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律师应对企业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笔者希望通过此文给工业企业或者其他偶然进行工程建设的单位一些合理的建议,提醒这些单位充分重视工程建设中法律服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法律服务取得良好的效益。吸取本文中三个案例当事人的经验教训,在进行巨额投资时不致遭受不必要的损失。